
近日东方财富配资,自然资源部官微“CSPON建设专栏”刊发了邯郸市在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方面的试点实践成果《邯郸:“指标入池”,以动态流量池推动空间治理高效化》。
作为全国市级试点和区域中心城市,邯郸市在产业转型与空间重塑的双重背景下,高效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的传导与实施监测,积极探索以数字化手段赋能城市建设。
该项目由国地科技提供技术支撑。在建设用地指标分配与落地机制方面,通过构建“详规指标流量池”应用场景,逐步推动城市建设用地指标管理从静态管控向动态监测、智能调配转变,有效激活存量空间资源潜力,助力邯郸城市科学有序更新。
以下为自然资源部官微报道全文。
按照自然资源部关于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(CSPON)建设试点的安排部署,邯郸市作为全国市级试点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,面对产业转型与空间重塑双重需求,高效落实国土空间规划传导和实施监测,探索以数字化赋能城市建设核心开发的整体平衡与科学配置。
在建设用地指标分配与落地机制上,邯郸市创新提出“框定总量+指标流动”规则,统筹平衡总量刚性约束与单元动态需求。通过构建“详规指标流量池”智能应用,实现规划指标动态监管,引导规划指标在时间上有序释放、在空间上精准投放,有效解决低效用地盘活与新增空间落地并存难题,平衡老城补短板与新城高品质需求,推动“静态规划”向“动态治理”转型。
汇流量,构建指标动态“流量池”
深化规划指标统一管理,在严格遵循上级规划总量约束的前提下,依托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平台,以邯郸市5大片区、76个详规单元以及街区规划范围作为动态监管区域,将原本分散于各片区、单元、街区层级的建设用地规模、建筑总量等关键规划指标进行系统性归集,并基于大数据治理模型进行逐级汇总、核算,精确把握指标总量及各阶段变化趋势,构建起覆盖街区的、动态的“详规指标流量池”。
采用知识图谱技术,将片区规划范围、文本图集、单元规划成果、街区规划成果、土地供应与现状用地数据进行全周期语义融合与关联分析,通过实体识别、关系抽取与图谱构建,实现对各项规划数据的结构化整合与智能关联检索。系统支持对任一阶段的地块信息进行快速查询,直观展示其在规划与实施阶段的详细属性、空间位置及相关图件东方财富配资,实现地块全周期溯源,为刚性指标的灵活流动提供有力支撑。
强监管,多维度多层次动态监管
多维度指标监管体系覆盖。基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管控要求,在片区、单元及街区层级构建七项基本指标,涵盖人口总量、建设用地规划总规模、建筑总面积、住宅建筑面积、三大设施建设用地面积、绿地与开敞空间用地面积以及经营性建设用地面积,严格落实总量监管,明确单元综合承载力上限。
针对在建项目,同步构建已建成用地项目比例、已供地项目状态、单元建成率等实施动态指标项,依托指标分析模型,比对规划目标值与现状实际值,精准计算现状负荷率与剩余容量,智能识别规划执行偏差,当指标异常时可自动触发预警信号,推送至监管平台,实现对项目实施进度与单元承载状态的实时监测与反馈。
多层级空间动态监测。构建片区、单元、街区三级联动的可视化监管体系,实现从宏观到微观的全尺度动态监测。
片区级监管重在宏观统筹与趋势预警,提供区域全景视图,聚焦核心规划指标的总量控制与全局分配,动态监测区域开发整体强度、实施进度与跨单元的重大趋势性问题。
单元级监管重在结构优化,系统通过监测单元内各类用地指标的实施情况,预警结构性矛盾(如产业用地占比超标而绿地不足),确保各功能区域均衡发展,保障规划意图的有效传导。
街区级监管重在精准落地与实时监管,聚焦具体地块和项目指标实时变化情况。
系统按照总量不突破的原则,通过指标卡片动态监测各层级指标变化情况,一旦监测到指标使用量接近或突破上限,系统会进行及时预警,实现规划指标总量和实际项目建设的总体匹配。
重保障,精准支撑存量用地建设
通过“详规指标流量池”,构建“指标汇集—动态监测—精准调配”的完整数字化治理闭环,科学评估城市建设项目可行性。在规划指标总量不变的前提下,可根据项目工程的建设需求,适度调整指标流量的分配比例、开发时序,持续优化资源配置,深化重大项目要素保障、城市更新资源统筹、规划指标战略储留等多场景治理效能。
重大项目要素保障。面对重大产业项目落户时,无需像过往一样临时调整规划、四处筹措指标。可通过"详规指标流量池"实时查询全市各片区、单元的指标余量,基于用地规模、建筑总量、环境容量等用地参数,快速定位符合要求的备选地块,大幅提升匹配效率,有效保障各类重点项目早落地、早开工。
城市更新资源统筹。在老旧城区开展城市更新过程中,面对公共服务设施、拓宽道路、增配绿地等多方资源的统筹与冲突难题,可通过“详规指标流量池”实施高效的指标资源统筹调度,将因集约用地而节约出的剩余建设指标,或周边区域因规划调整而释放的闲置指标,进行单元内或跨单元精准调剂,有效破解老城区更新“无指标可用”和新城区“指标闲置”并存的结构性矛盾,确保城市更新工作不因指标问题而延误。同时通过算法模型分析各单元人口数据与现状设施承载力的矛盾,优先将指标流量引导至公共服务缺口最大的区域,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。
规划指标战略储留。建立流量指标的战略储备机制,将分散、沉睡的建设指标变为可视、可管、可流动的“流量资产”,通过“详规指标流量池”进行统一储留管理。在需要使用时可以快速调配,最大化释放存量土地资源潜力,增加城市应对未来不确定性发展的韧性和灵活性。
邯郸市通过“详规指标流量池”智能应用的构建与实践,逐步实现城市建设用地指标从静态管控到动态监管、智能调配的转变,有效激活存量空间资源的潜力,引导城市有序更新。下一步,邯郸市将深化指标分析模型研究,完善调配机制,强化“详规指标流量池”动态响应机制,为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的精细化、智能化水平提供了坚实支撑。
来源:自然资源部
原标题:邯郸:“指标入池”,以动态流量池推动空间治理高效化
东方财富配资
启泰网官方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